当前位置: 首页 > 季炜梅2023 > 本市信息 > 聚焦德育专业化 提升育人实效性——温州市季炜梅名班主任送教工作室第19次活动

聚焦德育专业化 提升育人实效性——温州市季炜梅名班主任送教工作室第19次活动

浏览量:410|发表日期:2025-09-28|来自:

2025年9月18日,瓯越教育骨干班主任培训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提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力,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挑战。活动围绕“德育评价”主题,通过观点分享、辩论交锋、专家讲座等多元形式,碰撞教育思维,探索贴合温州实际、兼具时代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方向。

 

活动伊始,鹿城区教育局局长陈胜利致辞。陈局介绍了鹿城区在德育体系构建、特色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展示了区域内德育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并对与会班主任提出期待,希望大家加强区域交流,共享德育经验,共同推动温州德育评价工作高质量发展。


  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倪彤在发言中深刻阐述了科技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她提到“德育改革的评价是一份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要逐步探索出更贴合温州实际、更具时代特色的德育评价新路径和新方式”

 

三位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分享了德育评价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考。温州市实验小学谢奕崇老师以《新五讲四美:从规范到原则》为题,阐述学校通过融入新时代要求升级 “五讲四美” 体系,构建课程模式推动德育从 “外在规范”走向“内在原则”;温州市实验中学丁琪老师分享了学校“生长”德育的实践成果,以三种“可能”重新定义评价,逐步唤醒生命成长的内驱力;温州第二高级中学叶温丹老师从班级管理痛点出发,分享系列量化表格、成长共同体制度、成长记录本三大评价 “小工具”,真正实现让评价服务学生的成长。

 

随后,活动围绕 “大面积引入科技手段辅助德育评价利大于弊 VS弊大于利” 开展德育思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班建武教授带来题为《德育原点之德育之育》的专题讲座。

 

班建武教授指出,德育不同于教学,不仅要改变学生的认知,更要改变其行为,且必须以情感共鸣为基本前提。“德育不仅是个认知问题,不仅是个行为问题,更是一个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问题。”安教授强调,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关键是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需求。

 

班教授分析了当前学生的需求特点,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方面并不匮乏,而是缺乏精神和意义感。“过去我们从饿肚子的逻辑劝人学习,现在用同样的理由却很难说服孩子,因为他们的生活背景发生了变化。”他认为,现代孩子的精神世界相对贫乏,被需要的感觉通道单一,往往只集中在学习上,这导致他们容易出现精神危机。因此,学校应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更多被需要的机会,比如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在劳动中找到价值感和意义感。


在德育工作中,爱与能力同样重要。班教授指出,很多老师不缺乏爱心,但缺乏爱的能力,即如何让学生认可自己的爱心。“爱的本质是一种关系的构建,学生期待的是与老师和家长之间有爱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的爱心。”他强调,老师要提高自我对学生用情的专业能力,根据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和气质类型,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本次培训活动让与会的骨干班主任们受益匪浅,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专业化水平,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信通过本次培训,各位班主任能带着培训中的新思考、新方法回到工作岗位,以更加专业的姿态投入到德育工作中,努力探索更具温州特色的德育评价路径,为温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班主任力量。